乐鱼app官方下载入口:
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的阴影尚未完全逝去,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的三鹿集团又演绎了“问题奶粉”事件,而且很快蔓延到22家企业,引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信用危机。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的专项调查,伊利、蒙牛、光明、圣元等22家企业的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组织并且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又有一些知名品牌检测出三聚氰胺。
这些数据足以令国人心惊胆战!奶粉是很多婴幼儿的主要食品,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营养、方便的牛奶成为很多人早餐的必备食品,牛奶就更是大众普通不能再普通的食品。我们要考问,是怎样的原因使得这一些产品这么容易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那些规范、那些标准又去了哪里?此次“问题奶粉”事件使得笔者联想到了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也许有人要说这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不论是生产能力、公司数还是行业发展速度都是世界领先。国家经贸委数据显示,到2000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拥有量已达2600万平方米,年替代常规能源400万吨标准煤,生产量和使用量均已居世界第一。然而在太阳能热水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信誉隐患和市场危机。在这现有的3500多家(或曰5000家左右)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中,除皇明、清华阳光、华扬等少数品牌产品因质量、售后服务过硬而市场知名度较高外,行业中还存在着大量不合格的产品和售后服务不到家的杂牌军。
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如一些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价抛售劣质产品,假冒名牌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一些企业用简单、低级的原材料来制造产品,低价格倾销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或者在服务上超出自己的能力搞虚假承诺欺骗消费者。比如说,很多地方的小企业对产品保修的承诺是15年或者是20年,这些小的企业非常明白它们产品后期的维护所需要的成本费用是难以承担的,这样做的最大的目的是为自己低劣产品的倾销提供信誉支持。此外,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制造的总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是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突出表现为耐用性和稳定能力较差、使用不够方便等。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品牌集中度不高,也因此产生了以上问题。也许人们要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存在的问题没有“问题奶粉”那么严重。可是,太阳能热水器也是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产品,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可以小看。也许还有人会说,存在市场淘汰机制,随市场竞争的加剧那些不合格的企业迟早会消失殆尽。然而,只要不合格的企业存在、不合格的产品存在,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者,同时对于社会来说,这些不合格企业的存在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希望国家完善制度、规范市场,把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企业拦拒在市场大门之外,使它们远离人民的生活。